大V评苏超真实水平:三分之二是专业队员,没他们将变小区友谊赛
近日,苏超的爆红引发了中国足球圈的一场热议。许多不明真相的球迷将苏超捧上神坛,盛赞其竞技水平,并以此批判中超水平低迷,未能挖掘出真正的球星。甚至有人极端地呼吁取消苏超的职业球员,认为草根球员丝毫不逊色,这种观点无形中制造了苏超与中超的对立。对此,德国转会市场中国区管理员Asaikana,这位知名的足球大V,在其长文中对苏超的真实水平进行了深入剖析,为这场喧嚣泼了一盆冷水。
Asaikana首先对苏超球员的构成进行了细致的统计分析。他指出,根据苏超规定,每支球队上场的职业球员不得超过3人,而且这3人必须是在年初报名参加职业联赛一线队的球员。然而,许多苏超球队甚至没有用满这个名额:连云港、泰州各2人;常州、苏州、扬州、宿迁各1人;徐州则一名职业球员都没有。由此可见,职业球员在苏超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不足5%,其中还包括一些在职业俱乐部效力,却仅以“吉祥物”身份报名的当地知名球员。因此,苏超的职业球员数量远比人们想象的少得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苏超缺乏专业足球背景的球员。Asaikana的统计显示,拥有专业背景的球员在苏超中占到三分之二以上。那些网络上被热炒的“送空调的”、“送外卖的”球员,实际上大多都接受过专业的足球训练。Asaikana列举了几个例子:射手榜前列的高驰,虽然网上流传他是高中生,但实际上他长期效力于职业俱乐部梯队;网上爆红的盐城小门将严子航,虽然外界强调他还在读高二,但他其实是社会青训品牌东台安贝斯的优秀学员,并非来自校园足球;而备受关注的镇江队“修空调的”许俊杰,曾是全运队队员,并参加过中乙联赛。
展开全文
因此,Asaikana告诫那些盲目跟风的球迷:足球运动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和正规比赛的历练,就幻想成为“苏超球王”,无异于痴人说梦。中超需要学习苏超的,应该是其浓郁的足球文化——一群普普通通的球员,怀揣着为城市荣誉而战的赤诚之心,展现出真实的烟火气。未来,中超与苏超应该是合作共生,而非彼此对立。
Asaikana的观点,正是在回应苏超爆红后网络上那些荒谬的言论。一些人刻意将苏超与中超对立起来,通过吹捧苏超贬低中超,以此吸引眼球,制造流量,误导不明真相的群众。
实际上,苏超的真实水平并不难看出。苏超前列的球队,往往依靠中乙梯队球员支撑。难道这些中乙梯队球员到了中超就突然不会踢球了,到了苏超就实力大增?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中超的水平虽然不高,但与半职业性质的苏超相比,仍然高出许多。那些被网络炒作成“草根足球英雄”的球员,大多也具备一定的专业足球背景,一旦进入职业队,其水平差距就会立即显现。例如,曾经在网络上因在河里训练而走红的云南西双版纳足球小子,加入云南昆陆队后,却连训练都跟不上,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