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徐嘉余200仰预赛第一,新生代紧追,决赛悬念陡增!

这一变化与新生代选手的技术提升直接相关——姜呈霖的出发反应时与徐嘉余差距已缩小至0.02秒,陶冠男的后程加速能力更达到国际水准。

本次赛事中,徐嘉余身兼50米、100米、200米仰泳三项。 5月19日的100米仰泳决赛,他以52.49秒夺冠,领先亚军王谷开来近2秒,成为该项目唯一达到世锦赛A标53.70秒的选手。

但对比其个人最佳成绩51.86秒的亚洲纪录,这一成绩仅位列其职业生涯第15位。 体能分配问题在200米预赛已现端倪——其水下腿距离从巅峰期的9.3米降至8.1米,转身耗时增加至0.85秒。

徐嘉余在赛后采访中透露,预赛前有多位年轻选手主动请教仰泳技术细节。 他特别提到与22岁选手王谷开来的技术讨论:“临场改技术是大忌,但愿意交流就是进步的开始。 ”

这种技术传承正在改变竞争格局:本次预赛前八名选手中,5人年龄在23岁以下,其中3人首次突破2分02秒大关。

根据赛程安排,男子200米仰泳半决赛将于21日20:28举行。 历史数据显示,徐嘉余在近三届赛事的半决赛平均成绩比预赛快1.5秒左右。

若延续此规律,其半决赛成绩可能进入2分00秒区间,这将直接检验姜呈霖、陶冠男等选手的跟游能力。

裁判组透露,本次赛道分配将依据预赛成绩蛇形排列,徐嘉余大概率在第四泳道直面姜呈霖第五泳道和陶冠男第三泳道的夹击。

尽管国内竞争加剧,但本次预赛前三名成绩2分01秒区间尚未达到2024年世界排名前30的入门线2分00秒以内。

作为参照,徐嘉余保持的全国纪录1分53.99秒可排在2023年世锦赛第五位,而现世界纪录1分51.92秒已尘封16年。

这种差距在转身技术环节尤为明显:国际顶尖选手的15米线前转身耗时普遍在0.75秒以内,而国内选手平均为0.82秒。

即将年满30岁的徐嘉余,在采访中坦言“年龄压力真实存在”。 他透露自2024年起实施技术改革,重点强化出发反应和途中游节奏控制。

预赛数据印证了这一调整——其出发反应时较去年缩短0.04秒,前100米分段成绩58.12秒比2023年同期快0.3秒。 对于新增的洛杉矶奥运会50米仰泳项目,他表示:“短距离更需要爆发力,这对老将是挑战,但愿意尝试。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5-11-03 01:18:19
搏浪鹭江:近600泳士挑战经典,传承百年游泳精神
2018世界杯主题曲发布!一起来《放飞自我》(附完整赛程)